首页 资源中心 管理平台 智慧题库 人人通空间 应用中心 智慧课堂
登录

教育不是家长配合老师,而是双方共同努力。

作者:右江区管理员    更新日期:2020-05-08 11:05:46  浏览次数:615

在共同培养孩子的这几年内,不是为了谁配合谁,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01


在和家长聊完孩子情况后,尤其是孩子不好的表现时,有些家长会说:谢谢,我一定配合老师的工作,好好教育他。

听着挺客气的一句话,但其实是把孩子往外推。“我一定配合老师教育孩子”言下之意是:作为家长,我是为了配合老师,所以才要好好管孩子。

如果有这种心态,那么管孩子就变成了一种负担,心态也会转变:我是看在老师的面上才好好管的,如果有一天老师惹我不高兴了,我才不配合他呢。

但其实,配合是情分,而教育,却是责任。

02


配合老师检查作业,配合老师填回执,配合老师参加学校亲子活动,配合老师上报信息……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老师不容易,所以配合老师,或者因为这个老师挺负责的,我要配合他。

可是,教育是教师的工作,根本就谈不上需要谁的配合。

填回执也好,上报信息也好,本来就是需要家长做的,这不叫配合,这是分内事。

而教育孩子,更不能说是配合了,这是家长的职责,不应该根据自己对老师的喜恶来决定是否多管管孩子。

03


所以,在教育上,不要说配合,而是要尽力。

学校是孩子集中接受教育的地方,老师统一讲解知识,不厚此不薄彼。接受教育的时间一样,接受教育的方式一样,但是慢慢地,孩子之间就开始有了差异。

造成这种差异有好多原因,遗传因素、早期的教育、习惯的养成、家庭教育甚至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等。

如果这时候,我们还指望学校教育能搞定一切的话,不是高估了学校教育的能力就是低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。

不管你孩子的老师有多优秀,不管你给孩子报了多少培训班,不管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,你都不能逃避属于你的职责。

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路上,你只想做一个配合者,那还有谁,可以做他的引领者和支持者?

04



当然,更多的是要共同努力。

都说家校合作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。确实是这样,老师教很多学生,会有横向比较,知道孩子哪方面薄弱了,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能力,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异常举动,这是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优势。

而家长更不用说,自然是最了解孩子脾性,知道孩子优缺点的人。如果最了解孩子的几个人一起帮孩子解决问题,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助力,那真的是对孩子一生的帮助。

其实,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纠结到底要不要检查孩子的作业,该不该参加学校的活动。很绝对地去回答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错的。

05



孩子有差异,做家长和做老师的当然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孩子。这个孩子自己会自觉交作业,另一个孩子经常拖欠,老师自然会去催一催没交作业的孩子,也会多叮嘱几句。那家长也一样,针对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自然是不同的。

如果家长有时间指责老师工作没做到位,不妨多关心孩子,多和老师聊聊,看看怎么样培养孩子更好。

如果老师有时间抱怨家长不管孩子,不妨多和家长沟通沟通,告诉家长一些教育方式,让家长更加科学地育儿。

老师和家长之间本没关系,全都是因为孩子才有了紧密的联系。

在共同培养孩子的这几年里,不是为了谁配合谁,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
主办单位:右江区教育局 地址: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城北二路33号 联系电话:0776-2823517
技术支持:华夏科文(北京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路甲3号翔龙大厦 联系电话:400-600-2278
Copyright @     中国教育出版网 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豫ICP备09007830    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694号